找到相关内容1316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六门教授习定论

    影像亦得。三若心不沈不掉,即不应用意,但可无功用任运现行,此即是舍。心相清净,乃为正定。此三相,能遮遣沈等,使盖障不起以成其净,故止观成就,随应修之,未可偏废。但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唯用功者始克知...代邪念耳。(念佛法门之念,原为心念,即於正境思惟相续,自成条理,而复明记不忘,是亦止观也。)作意散乱中,又有趣向余乘或余定者,如习菩萨乘者忽乐声闻,学初禅者忽务二禅。前者退失成;後者升进,可不除遣。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666674.html
  • 《瑜珈菩萨戒》要义

    知此物劫盗他得。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。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。违拒不受。皆无违犯。  作为菩萨,如果有人赠送珍珠、玛瑙、琉璃等各种宝物于你,而你因嫌恨恚恼心而执意不受,也是染违犯。因为菩萨对每个...怀嫌恨心怀恚恼心。嫉妒变异不施其法。是名有犯有所违越。是染违犯。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。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。无违犯者。谓诸外道伺求短。或有重病或心狂乱。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5966846.html
  • 求那跋陀罗对中国禅宗的贡献

    天,不系于人。”此《楞伽》所谓“自性清净客尘所覆”。客尘者由“无始,虚伪习气所薰”故也。又云:“先圣后圣若合符节。非传圣人之道,传圣人之心也。非传圣人之心,传己之心也。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,广大无垠...所说,未尝有一说”(二九一页)。 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,因他曾隐居会稽阳明洞,又创办阳明书院,世称阳明先生。阳明之学大要有三:一日心即理:二曰致良知:三曰知行合一。  一、心即理。他说:“圣之学心学...

    田光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667460.html
  • 石头希迁禅学思想论略

    净,起心看净,却生净妄,妄无处所,故知看者却是妄也。净无形相,却立净相,言是功夫,作此见者,障自本性,却被净缚。若修不动者,不见一切人,见性不动。迷人自身不动,开口即说人是非,与道违背。看心看净,...佛教理论体系。他的《不真空论》、《物不迁论》、《般若无知论》、《涅槃无名论》等论著,对后世的三论宗与禅宗均产生较大的历史影响,以故后人尊他为“中国玄学大师一。从上文的记载即可见出:希迁大师既能继承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4167805.html
  • 试论慧能《坛经》对不二法门的运用

    不见一切人,是性不动。迷人自身不动,开口即说人是非,与道违背,看心看净,却是障道因缘。,,(同上·18节)。慧能所批评的可能是当时神秀北宗所提倡的禅法,他是从自性本净、一切法都是性空...净,西方去此不远:心起不净之心,念佛往生难到。除十恶即行十万,无八邪即八千,但行直心,到如弹指。”(同上·35节)。慧能的这种解释与一般的他力念佛、向外求净土是不同的,而...

    伍先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2367840.html
  •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

    心理,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。若贪欲得逞,傲慢等情绪就随之而起;若贪欲得不到满足,便生起?心,因此贪是一种超过自己承受与获得能力的追求,会带来无穷的,使心灵充满饥饿感。《成唯识论》曰:“...

    释法瑛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367859.html
  • 慈悲(海涛法师选辑)〔2〕

    非独进德,亦且免。 ◎人之谤我也,与其能辩不如能容;人之侮我也,与其能防,不如能化。 ◎喜闻人,不若喜闻已;乐道己善,何如乐道人善。 ◎众生皆有佛性,所以我们要信佛...不凡的自以为是,就能远离我慢之,方可免堕生死轮回无穷之苦楚。 ◎有钱是一种‘福报’,懂得正确的使用金钱,则是一种‘学问’与‘智慧’的结晶。 ◎人间最好的美德,是惭愧、感恩与愿力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067896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三)

    菩提心:一、种姓不具足;二、恶友所摄受;三、对于一切众生,悲心微薄;四、由于不能观察生死,而于极久远之时,生死大苦、难行苦行,生起怯畏惊怖之心。  由此可知:种姓不具足、结交恶友、悲心微薄、心性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068455.html
  • 发透了大菩提心.照行于圆涅槃境

    了三世中所作所积的种种,悟发出三生中所创就(而不占)的种种福德;从福德的无尽回向中,藉福学慧而行悲,验悲契慧而践悲;悲行得成为惯习,慧观得化为必应,这么习应得一(清净)心一(如实)道;从清净心中上...

    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968992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人间佛教的建立

    戒,能远离一切诸恶,常生善处,此为自利;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,此为利他。   3.行忍辱,能远离众恶,达于身心安乐的境界,此为自利;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,此为利他。   4.行精进,能得世间、出...再积极从事入世的度众工作。   贰?入世的生活   人既然不能离开世间而生存,也不能没有入世的生活。一般人的生活,大部份是著:   1.以物质为主的生活,因为物质占了我们生活的主要部份。 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569460.html